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2年7月18日)
1.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5%,二季度同比增長0.4%。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分產業看,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9137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28636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68億元,增長1.8%。
2.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7月11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2萬億元;其中,6月社融增量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6月末M2同比增長11.4%,創下今年以來同比增速新高,連續3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
3.銀保監會:6月末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38萬億。7月14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介紹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數據情況,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3.8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7%,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余額7.6萬億元,撥備覆蓋率201.3%。不過對比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銀行業3.7萬億元的不良貸款余額,在規模上有一定的上升。
4.全國多地停工樓盤的業務發布“強制停貸”聲明。全國多地刮起停貸風,越來越多的業主公開宣布集體停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3日,包括鄭州、武漢、南昌、長沙、太原、西安等在內的來自十余個省份的100個停工樓盤或爛尾樓盤的業主發布了停貸告知書,開發商涉及恒大、新力、綠地、融創等50余家房企。對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14日作出回應,表示將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5.地方金交所成小貸不良資產轉讓新路徑。近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廣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不良資產轉讓業務,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協助做好小額貸款公司資質審查等工作。業內人士指出,這將有利于小貸不良轉讓的規范化。不過,小額貸款公司轉讓不良資產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兩大難點,即不良資產的界定及相關定價。
6.河南:對4家村鎮銀行客戶本金分類分批開展先行墊付工作。7月11日訊,河南銀保監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公告(第1號)根據案件查辦和資金資產追繳情況,經研究,對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賬外業務客戶本金分類分批開展先行墊付工作。2022年7月15日開始首批墊付,墊付對象為單家機構單人合并金額5萬元(含)以下的客戶。單家機構單人合并金額5萬元以上的,陸續墊付,墊付安排另行公告。
7.上半年地產信托項目風險頻出。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2年1-6月信托產品違約規模總計658.71億元,違約產品數量共104起。其中,房地產信托違約金額達539.02億元,規模占比達到81.83%,房地產企業違約成為重災區。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出現了大量違約,房地產信托也受到了較為突出的風險沖擊,風險項目增多。
8.住建部等聯合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7月14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國城鄉建設碳減排目標和路徑。重點內容如下:一是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并在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二是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推進綠色低碳建造。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2030年前嚴寒、寒冷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83%節能要求,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
9.海德股份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162.35%-170.68%。7月11日晚,海德股份(000567.SZ)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海德股份預計實現凈利潤31500萬元-32500萬元,同比增長162.35%-170.68%。對于此次業績預增,海德股份表示,公司抓住困境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機遇,發揮核心競爭優勢,乘勢而上,穩健布局業務,管理資產規模持續增長,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營業收入大幅增加。
10.東方金誠發布《2022年二季度銀行個貸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市場概況》。7月12日,東方金誠發布《2022年二季度銀行個貸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市場概況》,主要觀點如下:一是參與不良貸款轉讓業務機構進一步擴容,2022年二季度新增參與機構8家;二是個貸不良資產包掛牌數量和規模均較一季度有所回落。其中,首次掛牌轉讓個貸不良資產包規模為18.80億元,僅是一季度的四分之一;三是首次掛牌轉讓個貸不良資產包仍以消費貸、經營貸為主,合計占比為97.22%;四是首次掛牌轉讓個貸不良資產包普遍具有規模大、加權平均年齡高、加權平均逾期時間長的特點。
11.北京銀保監局聯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于推進個人貸款業務送達地址確認工作及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通知》。近日,北京銀保監局聯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于推進個人貸款業務送達地址確認工作及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督導轄內金融機構推進個人貸款業務送達地址確認工作、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引導北京市各級人民法院提升金融案件司法工作質效。《通知》明確了15項要求,致力解決個人貸款業務貸后管理階段催收函件、調解階段調解材料和訴訟階段訴訟材料“送達難”問題,持續推進金融糾紛一站式、一體化、全鏈條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訴訟、調解的合法權益,有效助力金融機構提高不良貸款處置和糾紛化解效率。
12.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上半年銷量超去年全年。7月14日晚間,比亞迪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8億元至36億元,同比增長138.59%至206.76%;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5億元至33億元,同比增長578.11%至795.11%。比亞迪公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銷售新能源汽車約64.14萬輛,累計同比增長近3.15倍,已超過去年全年銷量。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約為63.38萬輛,市場占有率高達28.2%,位居新能源廠商第一,超過第二名至第五名廠商的市占率之和。
13. 銀保監會:同意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7月15日晚,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批復公告,原則同意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當日,北京金融法院發布的《(2022)京 74 破申1號民事裁定書》 也披露了更多易安財險的破產重整細節。法院判定:易安財險是企業法人,具備破產重整主體資格;根據現有證據,綜合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監管要求,易安財險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破產重整原因,但易安財險主張其作為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之一,具有管理結構扁平、輕資產運營等優勢;同時易安財險自身資產負債體量不大,有望通過有限投資改善償付能力,易安財險具有一定的重整價值和挽救可能,其提出的重整申請,符合法律規定,予以受理。
14.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7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從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推進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5個方面提出44項任務舉措。其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是首要任務。此外,《方案》還提出,要提升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水平,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等。
15.深交所發布《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業務指引》。7月15日,深交所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業務指引第4號——保障性租賃住房(試行)》,對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的上市審核和持續監管事項進行細化安排。其中提出,如原始權益人控股股東或其關聯方業務范圍涉及商品住宅和商業地產開發,原始權益人應當在資產、業務、財務、人員和機構等方面實施嚴格隔離,并對回收資金實行嚴格閉環管理,防范回收資金流入商品住宅或商業地產開發領域。截止目前,共有2單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獲滬深交易所審核通過。
16.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通知》共九條措施,主要從任務目標、重點領域、金融創新、幫扶政策、風險防范和監管協調等方面,對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工作要求。《通知》強調,銀行機構要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做好對抗疫救災、新市民服務等的金融保障。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保險機構要提升制造業企業風險保障水平,完善科技保險服務等。
17.第五屆中國個人信貸不良資產處置論壇在杭成功召開。2022年7月15日,由不良資產行業觀研主辦,各類相關協會及聯盟協辦的的第五屆中國個人信貸不良資產處置論壇成功在杭州舉辦。論壇圍繞著“金融機構如何提升貸后資產管理能力以降低不良率?地方、民營AMC如何助力化解存量個貸不良?資產包如何有效估值定價?批量轉讓試點是否有望進一步擴大?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個貸風控管理和不良處置?” 等當前業內關注的議題展開充分熱烈的討論,吸引了全國近千位行業內同仁的聚焦與關注。
18.西安住建局等聯合下發《關于印發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工作措施的通知》。7月14日,西安市住建局、市金融工作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工作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確保購地資金合規、項目建設全程監管、預售資金全額入賬、嚴格撥付標準、夯實銀行責任、健全房地產信用管理等13項具體措施。重點提到,商品房預售資金(包括定金、首付款、購房貸款及其他形式的全部房款)應全部直接存入專用監管賬戶進行監管,開發企業不得直接收取或另設賬戶收存購房人的購房款。商業銀行違反預售資金監管協議,未經轄區住建部門核實同意,擅自撥付監管資金的,應當負責追回資金;無法追回的,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