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2年8月29日)
1.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雙雙下調。2022年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以下簡稱“5年期LPR”)為4.3%。1年期、5年期LPR分別較上月下降5BP(基點)、15BP。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下調LPR還有助于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尤其是通過降低購房者成本,有利于刺激購房需求。
2.國常會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19項接續政策措施。8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19項接續政策措施,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其中包括:增加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傳導效應,降低融資成本;核準開工一批基礎設施等項目;出臺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平臺經濟發展;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元債券,再發放100億元農資補貼。
3.中美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8月26日,中國證監會、中國財政部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將于近期啟動相關合作。合作協議依據兩國法律法規,尊重國際通行做法,按照對等互利原則,就雙方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合作開展監管檢查和調查活動作出了明確約定,形成了符合雙方法規和監管要求的合作框架。中國證監會表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通過加強合作解決中概股審計監管問題邁出了關鍵一步,符合市場的期盼和預期。
4.7月份金融不良債權招標規模下降成交規模上升。8月23日,浙商資產研究院發布《2022金融不良債權市場交易7月報》。報告顯示,從債權市場的整體情況來看,2022年7月持牌機構招標規模約為962億元,同比下降66.0%,非持牌機構招標規模約為154億元,同比下降30.6%;銀行成交規模約為352億元,同比下降27.1%,AMC成交規模約為415億元,同比上升54.3%,非持牌機構成交規模約為344億元,同比上升194.0%。2022年7月金融不良債權市場受到各地疫情反復及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招標規模持續降低,整體低于2021年7月;債權成交規模有所回升,整體規模高于去年同期。
5.央行等六部門發布《重慶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8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等印發《重慶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培育發展綠色金融市場體系、建立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建設數字化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加強綠色金融跨區域合作、建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保障體制等五方面共15條要求。要求經過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組織多元、產品豐富、政策有力、市場運行安全高效的綠色金融體系。
6.三部門聯合發文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8月24日,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全國光伏市場建設。通知提出,根據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特點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優化產業區域布局,避免產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通知強調,在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中,不得囤積倒賣電站開發等資源、強制要求配套產業投資、采購本地產品。要加強監督管理,強化跨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光伏行業領域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7.全國至少有36地出臺“保交樓”相關支持政策。據界面數據統計,2022年7月以來,全國至少有36地先后提出“保交樓”相關支持政策,涉及15個省份。除政策外,資產管理公司(AMC)也出手參與房企紓困。據界面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有6家AMC與房企達成合作,包括3家全國性AMC和3家地方AMC。目前公開的3個項目規模合計約170億元。
8.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進入密集發布期。據證券時報,截至8月24日,已有2063家A股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報,共實現營業收入11.22萬億元,歸母凈利潤1.03萬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10%。統計顯示,有290家公司上半年業績實現翻倍式增長,其中25家公司凈利潤增逾10倍。行業景氣度是影響A股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盈利高增長公司多來自新能源、光伏等高景氣賽道。分行業看,基礎化工板塊業績高增長公司扎堆。
9.普華永道:1-6月份國內并購交易額明顯減少。8月24日,普華永道發布《2022年中期中國企業并購市場回顧與前瞻》。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并購交易數量仍保持在歷史高位,達6173宗。但超大型并購交易(單宗超過10億美元)大幅減少,只有22宗,不及2021年下半年一半。交易金額大幅下降至7年來最低點。由于缺乏超大型并購交易,所有行業交易金額均有下降。小規模并購交易較多,并購活動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推動的產業升級、資本重組和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之間的整合。
10.湖北設立50億元紓困基金,加快不良資產處置。8月23日,在湖北省地方金融組織不良資產處置項目對接會上,湖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設立50億元紓困基金,聚焦助企紓困,加大對全省不良資產的收購、處置力度,服務“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截至7月末,湖北資管、天乾資管2家省內地方資管公司聚焦主業、深耕本地,累計投資11.57億元,累計處置不良資產賬面值36.92億元;四大資管本年度累計在湖北收購資產賬面值80.96億元,投放54.73億元,其中助企紓困投放44.91億元。
11.多地銀行跟進LPR下調房貸利率。8月22日,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5BP至4.30%,為年內第三次下調。上海地區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新發放按揭貸款利率即日起將按照新的LPR進行定價,首套房、二套房降至4.65%、5.35%,此前為4.8%、5.5%。蘇州某股份行按揭貸款經理表示,本周將按照新LPR執行定價,首套房貸款利率由此前的4.25%降至4.1%。與此同時,南京地區一位房產中介人士表示,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可至4.1%。
12.平安特管發布2022年7月網絡拍賣交易指數。市場供給方面,7月掛拍資產數量共計54132筆,較6月環比下降15.88%;新增掛拍金額629.40億元,環比下降16.55%,同比下降6.44%。市場需求方面,成交量13023筆,環比下降4.60%;資產成交率54.29%,較上月增加7.28%。總體而言,2022年7月全國不動產掛拍資產量、成交量較6月下降;成交價格上,住宅、廠房土地資產本月價格保持穩定,車輛資產價格提升,商業資產價格下降。
13.2000余個房企項目公司出現商票違約。近日,上海票交所公布了截至2022年7月31日的持續逾期名單。其中,存在商票逾期現象的房地產項目公司數量已達到2005個,比6月的1666個增加了超三百個,環比增長20.3%。自今年5月以來,房企整體商票逾期增速有所放緩,但從占全部商票逾期企業的比重來看,7月已升至64.4%。逾期房企主要集中于TOP200+的中小房企,意味著,中小房企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所布局城市成交走弱、去化下行,疊加外部融資的收緊,資金周轉更為困難。
14.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1%。8月2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929.5億元,同比下降1.1%。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370.6億元,同比增長8.0%;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6347.3億元,增長3.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935.3億元,下降14.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116.5億元,下降7.1%。
15.交易商協會召開民營房企座談會,多家房企獲發債增信支持。8月19日消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再次召集多家民營房企舉行座談會,探討通過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增信支持的方式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據澎湃新聞了解,首批已經有8家房地產企業獲得增信支持發債試點,除了龍湖集團、金地集團、碧桂園、旭輝控股、新城控股、遠洋集團以外,美的置業和濱江集團兩家資質較好的公司也在列。
16.百度正式發布產業級超導量子計算機。8月25日,百度發布產業級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并據此形成了集量子硬件、量子軟件、量子應用于一體的全球首個全平臺量子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量羲”,為量子計算產業落地提供了一條可行路徑。近年來,量子科技特別是量子計算的研究加速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40多個國家制定了量子發展規劃,量子科技前沿的競爭熱度不斷升溫。
17.西咸新區發布多項政策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8月26日,西咸新區在西咸會議中心召開秦創原總窗口政策兌現暨接續政策措施發布大會。現場為21家企業兌現政策獎勵共計2835.32萬元,發布秦創原總窗口10大特色產業園區升級版,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以及完善人才支持獎勵系列政策,為秦創原總窗口加速由“勢”轉“能”再次注入新動力。會上先后發布了《秦創原總窗口特色產業園區布局總體方案》《西咸新區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優化完善西咸新區人才獎勵支持政策的若干措施》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