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2年9月26日)
1.8月份我國主要經濟指標總體改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4.2%,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5.4%,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1-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投資增速首次回升。8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3%,1至8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統計局表示,當前需求不足制約仍然比較明顯,下階段應著力擴大國內市場需求。
2.銀保監會:2017年以來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3.5萬億。9月23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的防范化解相關風險工作進展時表示,銀行業不良資產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2017年至2022年7月末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3.5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處置額總和。為應對受疫情影響可能導致的不良反彈,贏得了先機主動和政策空間。
3.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揭牌成立。9月21日,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成立大會暨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啟動儀式舉行。據悉,按照上海資產管理協會章程,協會會員主要由上海行政區域內銀行理財、信托公司、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創投基金以及外資資管、相關專業服務機構和金融要素市場機構等組成,首批會員123家。
4.參與特殊資產業務的信托公司隊伍持續擴大。據中國經營報,各家信托公司在特殊資產行業提前布局,有信托公司落地各類不良資產項目規模已達幾十億元。今年以來,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火熱,天津信托、紫金信托、西部信托、中信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均有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落地。近日,天津信托成立天津市政集團欣昇1號服務信托,信托規模794億元。天津信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信托是公司在企業市場化重組領域進行應用的積極嘗試。
5.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9月2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報告》顯示,2021年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56.0%,石油占18.5%,天然氣占8.9%,水電、核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占16.6%。與十年前相比,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了14.2個百分點,水電、核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了8.2個百分點。
6.國開行支付全國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9月23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積極推動支持“保交樓、穩民生”,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9月22日,國家開發銀行已向遼寧省沈陽市支付全國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持遼寧“保交樓”項目。
7.廣州市印發《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1-2030年)》。9月21日,廣州市發改委正式印發《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1-2030年)》。其中指出,“十四五”階段(2021-2025年)規劃目標為:新建制氫站1座,累計建成制氫站3座以上;累計建成加氫站50座以上。形成3.5萬公斤/天(1.3萬噸/年)燃料電池用氫氣制氫能力,形成不低于4.0萬公斤/天加氫能力(1.5萬噸/年),可以滿足6000輛以上氫燃料電池車運行用氫需求。
8.隆基綠能創造p型晶硅電池效率新紀錄。9月19日,據隆基綠能消息,近日,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最新認證報告,隆基采用自主研發的摻鎵p型硅片制備的硅異質結電池(p-HJT)獲得效率新突破:在摻鎵p型全尺寸(M6,274.3cm2)單晶硅片上,隆基將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推高至26.12%。這是迄今為止p型硅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
9.8月末我國移動物聯網用戶已達16.98億。9月21日,新華社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截至8月底,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達16.98億戶,首次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窄帶物聯網、4G、5G基站總數分別達到75.5萬個、593.7萬個、210.2萬個,多網協同發展、城鄉普遍覆蓋、重點場景深度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格局已形成。移動物聯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多環節,國內企業技術及產品研發能力持續增強,生態體系持續完善。
10.未來10年我國將逐步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9月20日,國家衛健委就十年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將突破3億,占比超過20%,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11.2021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5.5%。近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5.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增至54.9%。隨著政策支持體系進一步完善,新一輪技術革命不斷升級,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加快釋放,我國服務業發展將迎來更大市場和更多機遇,服務業質量和效率有望繼續提升。
12.8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210.2萬個。9月20日,據工信部消息,截至 8 月末,5G 基站總數達 210.2 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 19.8%,占比較上年末提升 5.5 個百分點。其中,今年 1—8 月份新建 5G 基站 67.7 萬個。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光纖化改造全面完成,4G 網絡覆蓋城鄉,5G 網絡加快發展。
13.8月末市場化債轉股落地金額約2萬億元。9月23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落地金額約2萬億元。渤海鋼鐵、海航集團、東北特鋼、北大方正等一批債務金額巨大、涉及面廣的大型企業債務風險事件得到平穩處置。
14.9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同比增長73.9%。9月23日,據乘聯會消息,9月零售目標調研顯示,占總體市場約八成左右的廠商同比增長達到兩位數,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在19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23.3%,其中新能源零售在58.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73.9%,滲透率約29.7%。乘聯會稱,8月31日國常會再提“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各地積極響應、發布新一輪補貼政策,助力月底銷售沖刺,對車市起到持續托舉作用。
15.2021年末西安市法人單位數達到31.25萬個。9月24日,西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十年來,西安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戰略機遇疊加,“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城市吸引力持續增強,單位數量大幅增長。2021年末,全市法人單位數達到31.25萬個,較2012年增加20.85萬個。“五上”單位從2012年末的2954家攀增至2021年末的92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