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3年1月9日)
1.12月中國制造業PMI降至47%。2022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制造業PMI為47%,較上月下降1%;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1.6%,較上月下降5.1%;綜合PMI為42.6%,較上月下降4.5%。從全年來看,2022年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全年均值為49.1%,較2021年全年均值下降1.4%。業內分析表示,近期我國經濟正在探底運行,是短期現象,不具備持續性。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和接續政策的進一步實施,各地采取的積極措施不斷取得實效,國內有效需求將不斷擴大,我國經濟具備較好趨穩回升基礎。
2.中國銀保監會就“三個辦法一個規定”公開征求意見。1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對《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進行修訂,形成征求意見稿。修訂的重點內容包括:一是適度拓寬流動資金貸款與固定資產貸款用途及貸款對象范圍。二是進一步明確受托支付標準,適度調整受托支付時限,增加緊急用款相關規定。三是合理調整貸款業務辦理模式,明確視頻面談、非現場調查等辦理形式。四是優化流動資金貸款測算要求,增加信用方式辦理貸款相關內容。五是明確貸款期限要求,引導商業銀行有效防范貸款期限錯配風險。六是整合其他相關信貸管理制度。
3.央行、銀保監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1月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通知明確,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個月為評估期,對當地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化情況進行動態評估。對于評估期內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則,可自主決定自下一個季度起,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4.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1月4日,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強調,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一是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二是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三是持續推動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四是持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五是持續深化國際金融合作和對外開放;六是持續深化金融改革;七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
5.融創160億元境內債重組方案獲通過。1月4日,融創中國境內債券重組方案獲得通過。此次融創境內債券的整體展期,共涉及10筆存續的公司債券及供應鏈ABS,加權平均展期期限3.51年。至此,融創是繼富力地產、龍光集團之后第三家成功重組境內債的房企,也是第一家重組成功的TOP10爆雷房企。同時,1月3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在附有回購權的前提下,將深圳融華置地投資有限公司51%的股權與債權轉讓給珠海華發,總金額約為35.8億元。這也是在上海董家渡項目、武漢桃花源項目及咸陽森嶼城項目相繼獲得AMC注資之后,融創又一項目層面的合作。
6.螞蟻消金增資105億元獲批。2022年12月30日,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增資方案通過監管部門審批。重慶銀保監局發布的《關于同意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復》顯示,經審核,同意螞蟻消金將注冊資本由80億元增加至185億元,同意杭州金投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入股螞蟻消金。本輪增資后,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仍是大股東,持股50%;杭金數科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0%。
7.黑龍江省兩家村鎮銀行被哈爾濱銀行吸收兼并。1月3日,銀保監會黑龍江監管局發布兩則批復顯示,鑒于哈爾濱銀行收購延壽融興村鎮銀行、巴彥融興村鎮銀行,同意兩家村鎮銀行因被合并而解散,其全部業務、財產、債權債務以及其他各項權利義務由哈爾濱銀行承繼。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巴彥村鎮銀行、延壽村鎮銀行解散并注銷,并于原址改建為支行。截至2022年6月末,哈爾濱銀行資產總額為6616.549億元,增幅2.57%;業績方面,2022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93億元,同比增長1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5億元,同比下降41.89%。
8.2022年全球IPO融資額大幅減少65%。1月4日,據財聯社報道,全球對新興企業的資金供應處于不暢的狀態。2022年全球的首次公開募股融資額為1400億美元,同比大幅減少65%。美國IPO中止數量達到了2000年IT泡沫破滅以來的最高水平。金融信息公司路孚特的統計顯示,2022年的IPO融資額同比減少65%,僅為1446億美元。這是英國決定退出歐盟導致經濟擔憂加劇的2016年(1328億美元)以來的最低水平。風險資金之所以減少,是因為歐美國家的中央銀行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尤其對美國影響較大。美國的IPO融資額同比減少95%,降至80億美元,為近20年來最低值。
9.國家能源局:推動多領域清潔能源電能替代。1月6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推動多領域清潔能源電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戶側消納新能源潛力。推動各領域先進電氣化技術及裝備發展進步并向各行業高比例滲透,交通領域大力推動新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全面替代傳統能源汽車,建筑領域積極推廣建筑光伏一體化清潔替代,工業領域加快電爐鋼、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應用,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
10.18省2023年一季度地方債計劃發行規模合計超過12000億元。1月4日,據證券日報報道,已有18個省份及計劃單列市披露了地方債發行信息,2023年一季度計劃發行規模合計超過12000億元。業內表示,地方債投資項目從規劃立項到最終落地實施需要時間周期,今年地方債發行快速啟動充分體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從2022年全年數據來看,據中泰證券統計,共有29個省份和4個計劃單列市披露發行計劃,計劃發行金額總計61162億元,實際發行73676億元,實際/計劃發行比為1.2。特殊債券發行方面,2022年中小銀行專項債共計發行63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共計發行120億元,特殊再融資債共計發行2200億元。
11.深圳市發文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1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等六部門印發《深圳市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稱,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指存在抵押的房產,在不提前還清貸款的情況下,辦理過戶、重新抵押并發放新的貸款,實現用購房款還舊貸款(使用買方的購房資金來償還賣方的銀行貸款)。在二手房“帶押過戶”過程中,通過推行“順位抵押”、二手房轉移及抵押“雙預告登記”等多種模式,優化業務流程,實現二手房交易更加高效、便捷。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可選擇適用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交易房產需滿足除原銀行貸款抵押外沒有設立其他抵押的條件。
12.信通院:大數據產業規模復合增長率超過30%。1月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發布了《大數據白皮書(2022年)》。白皮書指出,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高速增長,2021年增加到1.3萬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30%。同時,發表大數據領域論文量占全球31%,大數據相關專利受理總數占全球超50%,均位居第一。此外,2021年大數據市場主體總量超18萬家,相關企業獲投總金額超過800億元,創歷史新高。
13.2022年銷售額超千億房企僅20家。2022年12月3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2022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數據顯示,2022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7.6萬億元,同比下降41.3%。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為5.4萬億元,同比下降42.9%,市場份額約39.3%,較上年下降12.3%。同時,2022年千億房企數量顯著減少。千億以上陣營20家,較2021年同期減少21家,銷售額均值2220.7億元。第二陣營(500億-1000億)企業23家,較2021年同期減少2家,銷售額均值636.1億元。第三陣營(300億-500億)企業28家,較2021年同期減少10家,銷售額均值372.8億元。
14.成都市印發《成都市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1月4日,據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成都市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這是成都首個聚焦元宇宙的政策文件。方案指出,到2025年,成都元宇宙產業體系初具雛形,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構建起完整的成都元宇宙產業鏈,研究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引進培育一批優質企業,對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治理形成引領帶動作用。
15.貴州省發布《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1月3日,貴州省能源局印發《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化發展。結合光伏場區巖溶、石漠化、煤礦塌陷區等脆弱區域的生態修復,發展各類符合貴州省實際的“光伏+”綜合開發利用模式,積極打造農光、林光互補等光伏利用方式。到2025年,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分別達到1080萬千瓦、310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7500萬千瓦。
16.9家銀行為西安市30余家房企提供融資支持580.5億元。1月4日,由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辦,秦農銀行承辦的“政銀聯動支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銀企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工商銀行陜西分行、建設銀行陜西分行、中國銀行陜西分行、農業銀行西安分行、招商銀行西安分行、興業銀行西安分行、長安銀行、西安銀行、秦農銀行等9家銀行為30余家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支持580.5億元。此次簽約將助力西安市30余家房地產企業紓困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