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3年1月16日)
1.2022年CPI同比上升2.0%,PPI同比上升4.1%。1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措并舉做好市場保供穩價,物價運行總體平穩。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8%,較前值回升0.2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2022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0%,控制在目標以內。受石油及相關行業價格下降影響,12月份PPI環比由漲轉降,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低影響,同比降幅收窄。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2022年全年,PPI比上年上漲4.1%。
2.2022年12月新增社融規模1.31萬億,M2同比增長11.8%。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1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3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05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4萬億元,同比多增2665億元。12月末,M2余額26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17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3.央行、銀保監會:要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1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落實金融支持穩增長有關工作。會議要求保持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做好對基建投資、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會議明確,要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聚焦專注主業、合規經營、資質良好、具有一定系統重要性的優質房企,開展“資產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項行動,綜合施策改善優質房企經營性和融資性現金流,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
4.國資委:2023年做好債務、房地產、金融、投資、安全環保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1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會議指出,要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大能源資源、糧食供應保障、戰略性物資儲備等領域布局力度,進一步突出實業、聚焦主業,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不斷提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會議強調,要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密切關注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做好債務、房地產、金融、投資、安全環保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加快健全風險監測防控工作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5.云南信托落地多個特殊資產服務信托項目。1月9日,據中國網報道,近日,云南信托分別攜手中國華融資產多個分公司以及云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2022年12月最后一周連續落地四個特殊資產服務信托項目:對河北某實體企業進行紓困;針對河南某置業公司所開發的住宅項目,通過設立集合信托計劃,在進行股權重組、債務重組和實質性管理重組的基礎上,發放信托貸款進行紓困救助;對河南的某房地產項目公司的股權和債權進行重組;云南信托受托存量資產包,設立服務類信托,為不良資產的清收盤活、實現處置效益最大化探索新的模式。
6.2022年涉中國大陸企業并購總額同比下降32.2%。1月10日,路孚特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涉及中國大陸企業的并購總額為3,905億美元,同比下降32.2%,環比增長23.6%,是自2013年以來交易價值最低的一年。已公布的交易總數為4,884筆,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42.6%,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2.1%。此外,中指研究院數據表明,2022年上市物企累計并購31項,交易金額約為106.3億元,較2021年交易金額大幅縮減70.8%。其中,國資背景企業表現活躍,共參與并購事件約11宗,涉及金額59.3億元,占全年并購金額55.8%。
7.上海聯交所將加快推進跨境金融資產轉讓平臺建設。1月11日,據上證報報道,2023年,上海聯交所2022年重組設立的金融資產交易服務總部將持續深耕傳統業務,處置重點風險項目資產,拓寬不良資產招商渠道,創新銀行批量債權轉讓模式,積極拓展金融國企股權轉讓、增資、不良資產處置及基金份額轉讓等業務,助力盤活存量資產。同時,繼續大力拓展創新業務模式,加快推進跨境金融資產轉讓平臺和融資租賃資產交易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聚焦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等市場痛點,全方位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
8.2022年債務逾期已披露金額超千億。1月11日,據企業預警通統計,截至目前,國內企業在2022年披露的債務逾期已有逾1695筆,累計逾期金額有1074億元。涉及債務人逾160家,其債權人中銀行占比近八成。依據公告的信息統計,債務逾期披露的高峰期在8月份。8月披露了569筆,累計逾期金額有約448億元,而全年逾期金額在百億以上僅8月和4月。上述2022年統計中,民營公司的債務逾期有1172筆,分布在國內25個省、市。其中湖北的逾期披露最多,且累計逾期金額最高。
9.2022年銀行間債市發行民營房企債超487億。1月10日,從接近交易商協會人士獲悉,2022年全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民營房企債券487.2億元,同比增長24.4%;支持民營房企注冊1415億元,同比增長249.7%。在“第二支箭”框架下,中債增進公司為12家民營房企205億元債券的發行提供了增信支持。與此同時,4家優質房企完成了780億元的儲架式項目注冊。銀行間債券市場對民營房企的支持有力扭轉了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過度收縮的行為,保障了房地產企業在銀行間市場融資渠道暢通。
10.最高法:加大房地產領域矛盾糾紛防范化解力度。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部署2023年人民法院工作。會議指出,要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配合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加大相關領域矛盾糾紛防范化解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要依法審理各類金融案件,嚴懲金融領域犯罪,出臺全國法院金融審判工作會議紀要,高標準建設北京、上海、成渝金融法院,繼續配合做好重大風險處置工作,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要加強破產審判工作,充分發揮破產重整、和解程序功能,健全府院聯動工作機制,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大型企業重整風險化解。
11.2023年房企償債壓力仍然較大。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房企償債壓力較大,年內房企到期信用債及海外債合計9579.6億元,相比上年多700億元,房企償債規模有增無減,其中信用債占比65.9%,海外債占比34.1%。房企償債壓力高企,但融資已開始出現回暖趨勢。克而瑞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1018億元,環比增加84.7%,同比增加33.4%,年內首次單月融資規模突破千億。不過,從2022年全年數據來看,房企全年融資總量為8240億元,同比減少38%,2016年以來首次低于1萬億元。
12.光伏產業鏈組件價格或將進一步下跌。1月9日,中證報報道稱,近期多家第三方光伏產業鏈數據顯示,組件環節跌幅明顯小于硅料、硅片、電池片等環節。業內人士表示,組件跌幅較小主要是因為簽單模式。短期內“鎖價”的組件訂單可能帶來超額利潤,但這一情況不會持久。面對跌價預期,光伏下游企業或再掀起簽訂“鎖量不鎖價”的長單潮。盡管當前組件價格跌幅較小,但成本仍是影響組件定價的重要因素。隨著年內上游硅料產能持續釋放,光伏整體供應鏈將面臨供應過剩的局面,組件的進一步跌價不可避免。
13.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01.5%。1月12日,中企協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中汽協指出,新能源和智能網絡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1月10日,乘聯會發布2022年1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稱,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零售分別完成75.1萬輛和64.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5.0%和35.1%。2022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零售分別完成666.3萬輛和567.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1.5%和90.0%。2022年乘用車的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7.6%,較2021年提升12.6個百分點。未來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仍會快速提升,2023年新能源滲透率將達36%。
14.儲能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第四大要素。近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藍皮書》提出,要實現電力系統形態逐步由“源網荷”三要素向“源網荷儲”四要素轉變,儲能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第四大要素。儲能側方面,在加速轉型期要推動儲能多應用場景多技術路線規模化發展,壓縮空氣儲能、電化學儲能、熱儲能等多種新型儲能技術路線并存,滿足系統日內平衡調節需求。《藍皮書》明確,要推動新能源成為發電量增量主體,到2030年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40%,發電量占比超過20%。
15.山東黃金擬與甘肅資管共設金橋礦業。1月12日,山東黃金發布公告,為拓展新的黃金資源開發基地,推進礦產資源開發高質量發展,公司擬與甘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甘肅金橋礦業有限公司,作為整合及開發甘肅優質黃金礦產資源的主體。公司以貨幣出資2.7億元,占注冊資本的60%;甘肅資管公司以貨幣出資1.8億元,占注冊資本的40%。據悉,山東黃金主營業務為黃金開采、選冶、黃金礦山專用設備、建筑裝飾材料(不含國家法律法規限制產品)的生產、銷售。
16.西安市2022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西安市發改委稱,2022年前11個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預計西安2022年全年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同時,西安市科技局指出,2022年,西安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預計突破9700家,同比增長超過36%??萍夹椭行∑髽I數量,預計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長超過2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18%,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二。2023年,西安將完善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拓寬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開展技術產權資產證券化(票據化)和創新信用貸款試點。
17.陜西省“兩會”在西安隆重開幕。1月11日上午,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西安開幕,聽取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1月12日上午,陜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安開幕。省委書記、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趙一德主持會議,代省長趙剛代表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預計2022年全年生產總值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3%,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18.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近日,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雙中心”),成為繼北京、上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后第四個獲批建設“雙中心”的城市,標志著西安科技創新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絲路科學城承載著建設“雙中心”核心承載區的任務,這是全國第一個唯一“雙中心”核心承載區。西安綜合性科學中心由“一核兩翼”構成,“一核”位于絲路科學城(西安科學園),“兩翼”分別位于中國西部創新港和長安大學城。西安科技創新中心,構建“一核一圈一帶”空間布局,“一核”即西安綜合性科學中心核心區,“一圈”即以西安都市圈為中心的協同創新生態圈,“一帶”即面向“一帶一路”的絲路科技創新合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