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3年1月28日)
1.中國2022年重磅經濟數據公布。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經濟數據。2022年GDP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同比增長3%。從人均水平來看,比上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8653萬噸,比上年增加368萬噸,增長0.5%。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2022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72138億元,比上年增長5.1%;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0678億元,比上年增長7.7%。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2022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
2.央行公布2022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1月20日,央行網站公布2022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2022年,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1.9萬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56.0萬億元,同比增長5.4%,交易所市場發行5.8萬億元。2022年,國債發行9.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7.4萬億元,金融債券發行9.8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13.8萬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3345.4億元,同業存單發行20.5萬億元。2022年,債券市場平穩運行,國債收益率漲跌互現;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穩有序,投資者結構進一步多元化;貨幣市場交易量持續增加,銀行間衍生品市場成交量保持平穩;股票市場主要股指回落。
3.并購市場規模微增,機構迎來并購退出機遇。1月19日,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度數據顯示,中國并購市場中交易數量和規模均有所擴張,全年共成交2536起,同比上升16.8%;披露交易金額10124.02億元,同比上升8.7%。分季度來看,前三季度成交數量與規模基本符合季度趨勢,其中第一、三季度處于近年高位,但第四季度的成交規模低于預期。2022年共發生2421起境內并購交易,同比上升17.2%;披露交易金額8932.78億元,同比上升10.0%。境內大額案例以產業或企業內部整合為主,如智廣芯參與紫光集團重組,徐工機械整體上市等,均為超過200億元的大型交易。
4.浙商資產研究院發布《金融不良資產市場交易2022年年度報告》。1月16日,浙商資產研究院發布《金融不良資產市場交易2022年年度報告》。從債權市場的整體情況來看,2022年持牌機構招標規模約為19848億元,同比下降25.6%,非持牌機構招標規模約為1,743億元,同比下降40.7%;銀行成交規模約為4008億元,同比下降0.2%,AMC成交規模約為3,847億元,同比上升11.2%,非持牌機構成交規模約為2080億元,同比上升62.5%。2022年全年債權市場的招標規模波動向下,市場活躍度減弱,整體規模水平低于2021年全年。
5.2022年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7%。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2022年商品房銷售額133308億元,同比下降26.7%;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3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3%。這意味著,2022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已回落至5年前。去年開發商到位資金跌幅也呈擴大態勢。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速為-25.9%,跌幅比1-11月擴大0.2個百分點。
6.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擬與萬科合作設立子基金。1月16日,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有限合伙)擬與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合作設立子基金,基金規模為人民幣100億元,其中住房租賃基金認繳規模不超過人民幣79.99億元。據悉,該基金主要投資于萬科集團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自持住宅、存量商辦物業等存量資產,同時投資于其他房企持有的具有投資價值的自持住宅、存量商辦物業等存量資產,用于租賃住房。建行方對基金用途表述也大致相同,更多強調在長租公寓領域共同參與市場化投資,發揮“產融結合”優勢,投資于萬科集團及其他項目。
7.2022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總量47.3%。近日,據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47.3%、55.2%和49.0%,以修正總噸計分別占43.5%、49.8%和42.8%,國際市場份額均保持世界第一。2022年,我國分別有6家造船企業進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10強。此外,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我國船舶企業2022年全年承接大型LNG運輸船訂單55艘,在全球訂單總量占比超過30%,創歷史新高。
8.Gartner: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1.1%。近日,全球知名咨詢機構Gartner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1.1%,達到6017億美元,高于2021年的5950億美元。前25大半導體供應商2022年總收入增長2.8%,占市場份額的77.5%。2022年表現最差的設備類別是內存,收入下降10%,約占半導體銷售額的25%。盡管2022年非內存收入總體增長了5.3%,但不同設備類別之間的差異很大。模擬器件增長了19%,緊隨其后的是分立器件,增長15%。
9.2022年我國5G基站總量占全球超60%。1月18日,據工信部介紹,2022年,我國5G基站新增88.7萬個,目前已達到231.2萬個,總量占全球超過60%。全國已有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18.4億戶,5G用戶達5.61億戶。此外,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充電樁521萬個、換電站1973座,其中2022年新增充電樁259.3萬個、換電站675座。累計建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過1萬個,基本實現就近回收。
10.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把促進新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引導太陽能光伏、儲能技術及產品各環節均衡發展,促進“光儲端信”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其中,明確到2030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6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廣泛應用。
11.央行再貸款支持四大AMC援助地產。近日,據媒體報道,央行和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計劃向優質房企提供最多1600億元人民幣資金,幫助化解防范相關行業風險。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央行將向全國性AMC提供800億元專項再貸款,年利率為1.75%,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AMC可根據自身經營發展需要,最高按1:1提供配套資金,以滿足房地產行業的合理融資需求,預計相關舉措在一季度內完成實施。
12.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白皮書(2022)發布。1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中國金融研究院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金融家論壇并購重組專業委員會聯合組成的課題組發布《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白皮書(2022)暨2018至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例研究報告》。白皮書指出,部分上市公司雖然通過破產重整程序暫時解決了債務危機,但司法程序完成后并未能真正恢復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白皮書強調,要強化重整方案特別是經營方案的審核;嚴厲打擊“忽悠式重整”,加大對相關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重點關注困境上市公司的重整價值。
13.中國信達發布盈利預警。1月19日,中國信達發布盈利警告,公告顯示,根據對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評估,預期中國信達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歸屬于該公司股東凈利潤較2021年同期下降約40%至50%。上述變動的主要原因:一是受資本市場出現較大波動的影響,該公司持有的部分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估值下降,形成較大的公允價值變動浮虧;二是受疫情和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該公司以攤余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收入下降;三是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該公司增加計提了信用風險準備,以應對公司持有的部分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質量承受的較大壓力。
14.2023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0億。2023 年春節檔期間,國內電影票房迎來全面復蘇。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至1月27日7:48,春節檔新片總票房已經突破60億(含預售),達60.71億元。從1月22日至1月26日,春節檔票房連續5天突破10億元,分別為13.57億元、11.12億元、11.25億元、11億元、10.74億元。這一成績已經超過2022年同期。從具體影片來看,《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三部影片暫列前三,票房分別為23.01億、19.50億、6.62億。
15.西安市2022年GDP同比增長4.4%。1月20日,西安市統計局發布2022年西安市經濟運行情況。2022年全市GDP為11486.5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較前三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9%,較前三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較上年提高8.2個百分點。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29.2%,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5.8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2.6%,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增長55.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總產值增長41.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