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3年6月5日)
1.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上升至50.9。6月1日,據財新網公布數據顯示,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財新PMI)錄得50.9,較4月回升1.4個百分點,時隔兩個月重回擴張區間。這一走勢與由國家統計局、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5月31日公布的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中采PMI)并不一致。5月中采PMI為48.8,低于4月0.4個百分點,連續兩月低于榮枯線。據市場人士分析,5月中采PMI回落而財新PMI回升,主要是兩項數據擇取的樣本有所差異,中采PMI樣本重工業占比更高,受投資內需影響大,而財新PMI輕工業占比更高,更直接反映消費內需和出口。基于此,5月經濟表現或呈現為基建退坡、消費企穩、出口韌性的格局。
2.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標志著RCEP對東盟10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等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從貿易看,2022年,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總額12.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0.8%。2023年1—4月,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總額為4.12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30.9%。從吸引外資看,2022年,我國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投資額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3.1%。2023年1—4月,我國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投資額近89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3.7%。商務部表示,RCEP區域總人口、GDP總值、貨物貿易金額均占全球比重約30%,協定對15方全面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進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3.北京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5月30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到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輻射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科研投入持續增加,初創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企業總數保持國內領先,新培育獨角獸企業5至10家。方案要求,支持創新主體重點突破分布式高效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新型基礎架構、深度超大規模圖計算、超大規模模擬計算等基礎平臺技術。支持數據與知識深度聯合學習、高維空間多模態語義對齊、大規模認知與推理、可控內容生成、高效低成本訓練與推理等關鍵算法研發,著力推動大模型相關技術創新。
4.首批公募REITs擴募募資超50億元。6月2日晚,上交所網站披露了中金普洛斯REIT、華安張江光大園REIT發售情況報告書;深交所也發布了博時蛇口產園REIT、紅土創新鹽田港REIT的基金合同更新以及發售情況報告書,對基金擴募募集情況進行了公示,首批四家公募旗下公募REITs擴募凈認購金額超50億元,圓滿完成了擴募發售工作。從發售方式看,首批四只擴募REITs都是采用定向擴募的方式,新購入基礎設施項目的原始權益人以及同一控制下關聯方,券商、公募、保險、私募、信托等各類型機構投資者都有參與。首批公募REITs擴募發售的成功,意味著公募REITs擴募的落地實施又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5.多家上市公司借破產重整消除危機。6月2日,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已有17家ST公司成功“摘帽”。從時間上看,“摘帽”時間主要集中在5月份,月內共有8家ST公司“摘帽”。具體看,破產重整成為部分上市公司扭轉命運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破產重整是上市公司化解風險的主要方式,重組、破產重整已經成為不良資產的新空間。當前各大AMC參與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主要通過收購破產重整、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供應債等投資模式直接參與,或是通過向從重整投資人提供財務投資、綜合金融服務等模式間接參與。
6.多家信托機構入局“風險處置服務信托”。6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目前至少15家信托公司披露了自身在風險處置服務信托領域的業務探索及轉型情況。據業內不完全統計,2022年信托行業風險處置服務信托業務規模約1.5萬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化重組和破產服務信托的市場需求將達10萬億元。業內人士指出,風險處置信托系服務信托項下的分支,并未受到市場的重視,但在市場經濟下行的環境下,多家困境企業都面領著較大的風險資產處置難題,信托制度在破產隔離等具備天然的優勢,利用服務信托進行破產重整事項不僅順應了信托公司轉型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監管部門所鼓勵的創新業務。
7.新華信托正式宣布破產。5月26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新華信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符合宣告破產的法律規定。該院于當日裁定宣告新華信托破產。這也意味著,新華信托成為2001年《信托法》頒布后第一家破產的信托公司,也是自2007年6月1日《企業破產法》實施以來信托公司破產首例。至此,國內68張信托牌照減少為67張。業內人士表示,新華信托破產屬于行業個別現象,是優勝劣汰的結果,有利于行業良性發展和金融體系穩健。在正常情況下,信托公司破產后,對信托財產、信托投資人不會有大的影響。
8.5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止漲轉跌。6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的《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5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180元/平方米,環比止漲轉跌,跌幅為0.01%。全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578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25%,跌幅較上月擴大0.11個百分點。5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止漲轉跌,同時部分城市受新增掛牌房源量持續攀升影響,二手房價格調整壓力進一步加大,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跌幅擴大。中指研究院認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恢復動能有所減弱的情況下,預計6月中央及地方政府將加快推進穩樓市政策的出臺,并進一步探索豐富政策工具箱,以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釋放,修復市場信心和預期。
9.硅料價格連續第12周下降。5月31日,硅業分會公布了太陽能級多晶硅最新價格。繼5月24日暴跌10%左右的11連降后,硅料價格再度大幅下跌,連續第12周降價。近期硅片價格持續下滑,182硅片價格已在4元/片上下波動,210硅片價格也已低于5.5元/片,導致不少硅片企業下調開工率,對硅料的需求減少。組件價格也有明顯下滑,182、210組件在央國企招投標中均出現了低于1.5元/W的報價。在大唐集團2023年度光伏組件集采中,億晶光電以P型1.485元/W、N型1.578元/W的價格入圍中標候選人,創下了近期組件中標價格的新紀錄。
10.注冊制新股表現“二八”分化。自A股邁入全面注冊制以來,已有61只新股陸續上市,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出現“二八”分化現象。61只新股首日平均漲幅為43.14%,漲幅在100%以上僅有6只,占比9.84%;13只新股出現上市首日收盤破發的情形,破發幅度在1.19%~14.12%之間,占比21.31%;近六成新股在上市首日股價上漲后次日便開始下跌,新上市的61股上市后5日股價平均下跌超6%。證券時報從多角度分析新股發行現狀指出,新股惜售情緒降溫首日換手率提升、二級市場熱度影響新股首日表現、高市盈率高發行價公司破發風險大、機構多選擇首日賣出落袋為安、上市前業績好壞影響新股表現等內在規律較為明顯。
11.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6月2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發布會。《藍皮書》指出將加強電力供應保障性支撐體系建設作為第一類重點任務,要充分利用各類電源的互補特性,構建多元綠色低碳的邊緣供應結構。預計2040年新能源的裝機占比將超過50%,成為裝機結構的主體。2060年新能源發電量占比將超過50%,成為發電結構的主體。在總體架構與重點任務方面,《藍皮書》提出要加強電力供應支撐體系、新能源開發利用體系、儲能規模化布局應用體系、電力系統智慧化運行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強化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標準規范、核心技術與重大裝備、相關政策與體制機制創新的三維基礎支撐作用。
12.我國首個區塊鏈技術領域國家標準發布。6月1日,央視網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參考架構》國家標準近日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個獲批發布的區塊鏈技術領域國家標準。區塊鏈是分布式網絡、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新型數據庫軟件,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技術支撐。《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參考架構》國家標準規范了區塊鏈系統的功能架構、核心要素等,為產業界統一對區塊鏈概念的認識、建設完善區塊鏈系統、選擇使用區塊鏈服務提供參考指引,是指導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基礎性、通用性標準,目前已在上百家典型區塊鏈企業中得到應用。
13.陜西新增10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6月2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科技部日前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確定194家孵化器備案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陜西1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入選。全省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增加至49家。這1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為:西電科技孵化器、陜西微軟創新中心互聯網創業孵化器、油服產業基地、陜西印科創新創業孵化工場、遠征創業孵化器、陜西省能源化工(延安)專業孵化器、中關村e谷(西安)核芯空間、銅川市麟字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浙文創·新勢力創意中心、曲江369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截至目前,全省納入科技部火炬統計的科技企業孵化器290家,其中省級99家、國家級49家;在孵企業9740家,年產值450億元,帶動就業12.85萬人。
14.1-4月陜西汽車產量增速高于全國15%。 近日,陜西日報記者從陜西省汽車工業協會獲悉,1月至4月,我省汽車產量為39.5萬輛,同比增長19%,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汽車工業產值增速達32.1%,增加值增速達34.2%,拉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8.2萬輛,同比增長49%,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的13%。4月,我省汽車產量為8.77萬輛,同比增長14.8%,工業產值增速達46.4%,增加值增速達54.8%,拉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為5.7萬輛,同比增長12.3%。我省主要汽車制造企業市場經銷形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