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3年7月17日)
1.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5%。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416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0682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增加值331937億元,增長6.4%。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 具體來看,中國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5%,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快2.7個百分點。
2.中共中央國務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意見發布。7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健全規范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的法律制度,為資本設立“紅綠燈”,完善資本行為制度規則,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提高資本監管能力和監管體系現代化水平。引導平臺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補齊發展短板弱項,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3.國常會部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7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優先對群眾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治理隱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并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積極創新改造模式,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努力發展各種新業態,實現可持續運營。
4.中國華融上半年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債權規模近500億元。7月17日,據中國華融官微消息,上半年,中國華融收購處置類業務緊跟市場動態,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超80個,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規模近500億元,同比增長84%,業務結構持續改善。同時,中國華融不斷拓展渠道,運用綜合手段,加大不良資產推介力度。上半年,中國華融通過線上+線下聯合的方式開展超過14期推介會,共計推出資產超600戶,總金額超1000億元。
5.中國恒大總負債超2.4萬億,兩年虧損超8100億。7月17日晚,中國恒大在港交所接連發布2021年報及2022年報等公告。據中國恒大2021年年報,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恒大負債總額25801.5億元,剔除合約負債9743.5億元后為16058億元。該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為2500.1億元,毛虧損184.5億元,凈虧損合計6862.2億元;擁有土地儲備2.6億平方米。中國恒大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負債總額24374.1億元,剔除合約負債7210.2億元后為17163.9億元。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為2300.7億元,毛利249.9億元,凈虧損合計1258.1億元;集團擁有土地儲備2.1億平方米。
6.國家金融監管總局36家派出機構統一掛牌。7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31家省級監管局和5家計劃單列市監管局、306家地市監管分局統一掛牌,標志著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取得階段性成效。此次地方分局的掛牌,統籌優化了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設置和力量配備。根據國務院改革方案,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不再加掛金融工作局、金融辦公室等牌子。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指出,地方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改革方案報黨中央備案。據悉,地方層面的改革任務力爭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
7.央行、國家外匯局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至1.5。7月20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繼續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上調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實施。在業界看來,“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中的一個計算因子,上調該參數可以提高對應的風險余額上限,便于境內企業和金融機構增加跨境融資額度,有利于跨境資金流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同時,境內外匯資金增加后,相應結匯需求增加,也能起到穩匯率的效果。
8.新能源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4年。7月19日,在財政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具體內容。根據介紹,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4年,即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其中,對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每輛汽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每輛汽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9.浙江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方案(2023—2027年)》,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浙江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據悉,《方案》將于2023年7月22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方案》從放開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健全新型居住證制度兩方面,進一步暢通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渠道。《方案》明確,浙江全省(杭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統一,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落實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落戶及配偶等直系親屬隨遷政策。
10.碳酸鋰期貨在廣期所正式上市。7月21日,國內碳酸鋰期貨正式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下稱廣期所),上市掛牌基準價為24.6萬元/噸,較當前現貨價格低約16%。截至收盤,碳酸鋰期貨總成交量為6.54萬手,持倉量為0.81萬手,成交額達到144.1億元。總體上看,碳酸鋰期貨市場運行有序。7月24日,廣期所將上市交易對應的期權合約。市場人士認為,碳酸鋰期貨期權上市,將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碳酸鋰價格長期將回歸成本曲線,新能源汽車中下游成本有望降低,為產業帶來新機遇。
11.上半年新上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A股新上市企業的59%。7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截至2023年6月底,已累計有144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占A股已上市企業的27.7%。其中,2023年1-6月,新上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2家,占A股新上市企業的59%。可以說,專精特新企業以其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同時,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已累計設立31支子基金,子基金募資總規模近900億元,完成投資項目達到1100多個。
12.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并網發電。7月19日,隨著三支長達123米的葉片緩緩轉動,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實現并網發電。這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輪轂中心高度達152米,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根據該海域的多年測風數據計算,單臺機組每轉動一圈可發電34.2千瓦時,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能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相當于節約標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 據了解,此次并網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風機主軸承、葉片和傳動鏈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具有國產化率高、數字化程度高的特點。
13.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八季度下滑。7月18日,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布報告稱,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連續八個季度下滑,不過高端市場有所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其中三星以22%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其次是蘋果(17%)、小米(12%)、OPPO(10%)、vivo(8%)。從一系列數據來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度過了快速增長的階段,消費者換機周期越來越長,設備創新趨同,智能手機翻新市場的出現更加成熟,打擊了對中低端產品的需求。
14.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550億元,同比下降7.9%(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中,住宅投資44439億元,下降7.3%。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915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57083萬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開工面積49880萬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36340萬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積33904萬平方米,增長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604萬平方米,增長18.5%。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95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8%。
15.西安多家銀行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0%,均與上個月持平。但西安房貸利率較上月小幅下行,西安多家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從4.1%降至4%。目前,西安地區六大行及招商銀行、寧夏銀行、北京銀行、西安銀行等十余家銀行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較LPR下浮0.2%。二套房貸利率同步下行,跌破5%大關,維持在4.9%。
16.上半年陜西新登記經營主體同比增長23.47%。7月20日,陜西日報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上半年,全省新登記經營主體49.21萬戶,同比增長23.47%。其中,新登記企業13.89萬戶、個體工商戶35.14萬戶,同比分別增長28.74%、21.70%。經營主體結構持續優化。截至6月底,全省實有經營主體555.9萬戶,同比增長9.95%。其中,實有企業148.73萬戶、個體工商戶399.5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67萬戶,分別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的26.76%、71.86%、1.38%。截至6月底,全省實有民營經濟經營主體544.75萬戶,同比增長9.89%,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的97.99%。其中,實有私營企業137.58萬戶,占全省實有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的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