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欄目
陜西金資資訊動態(2023年8月21日)
1.人民銀行發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要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發揮好金融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綜合施策、穩定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穩步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2.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恢復省級分行制度。8月18日,人民銀行在31個?。ㄗ灾螀^、直轄市)的分支機構舉行掛牌儀式,恢復省級分行制度,省內原有的城市中心支行更名為市分行。至此,運行20余年的人民銀行大區分行成為歷史,省分行制度再度回歸。業內人士表示,大區分行跨省管理半徑太大,分管幾個省份的大區分行較難兼容不同地方的經濟差異,這容易導致貨幣信貸政策無法精準有效地支持不同地區的差異化情況。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要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此番恢復省分行也有加強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與地方政府協調配合,共同維護地方金融穩定的政策意圖。
3.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發布。8月14日,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提出,建立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到2025年,在全國打造500個左右的縣域商業“領跑縣”,建設改造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和農村新型便民商店。90%的縣達到“基本型”及以上商業功能,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進一步暢通,農民增收和消費提質實現良性循環,更好滿足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村居民生產生活需求。
4.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內首次跌破7.3。8月15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最低點觸及7.3204,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均創今年6月30日以來新低,相比于7月31日的收盤價,半個月時間已貶值超1700個基點。8月17日凌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跌破7.34關口,至日低7.3419,創2022年11月初以來新低。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美元指數反彈抬升所出現的被動貶值。此外,8月15日,中國央行宣布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也讓中美利差有所擴大,疊加對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尤其是其恢復向好基礎的關注,使人民幣匯率出現階段性的、短期性的承壓。
5.深圳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若干舉措。8月16日,深圳正式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對備受民營企業關注的放寬市場準入、保護合法權益、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加強企業融資支持等方面,提出20條精準有力舉措。重點內容有:依托地方征信平臺整合水電、海關、稅務等銀行迫切需要的公共數據及金融、商業等領域的數據資源,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精準信用畫像提供支持。設立50億元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適當降低資金池入池門檻、提高補償比例,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至1%以下。鼓勵民間投資項目參與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城市老舊資源等。
6.成都銀行成為西部首家資產規模破萬億的城商行。8月16日,成都銀行披露了2023 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該行業績強韌,完成營業收入111.10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16%、25.11%。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6月末,成都銀行總資產規模已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282.51億元,較年初增長12.05%,成為西部首家資產規模破萬億的城商行。據悉,自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成都銀行緊抓戰略機遇,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擴大品牌優勢,成為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主力軍。
7.海德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增近六成。8月15日晚,海德股份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上半年,海德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59.45%。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海德股份表示,依托自身的科技優勢和股東的產業背景優勢,公司將業務聚焦于熟悉和擅長的個人困境、機構困境和優質資產管理領域,與其他資產管理公司錯位競爭,近年來呈現強勁發展勢頭,業績連續三年創出歷史新高。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順應市場發展,海德股份積極拓展個貸不良資產管理領域。上半年,海德股份個貸不良資產管理業務中的受托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服務費收入5646.56萬元。
8.北京大力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8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在創新突破、“機器人+”、產業集聚、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若干措施,扶持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重點內容有: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首期規模不低于20億元,支持創新團隊孵化、技術成果轉化、企業并購重組和發展壯大。組織實施“掛牌倍增計劃”,為機器人企業做好上市服務,對進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上市的優質企業予以獎勵。據券商測算,預計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分別達到3908億元和1.9萬億元,我國分別達到754億元和3762億元。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9.我國首個航運期貨品種正式上市。8月18日,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航運指數期貨今天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這是我國首個航運期貨品種。首批上市的航運指數期貨標的是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據悉,航運指數期貨采用“服務型指數、國際平臺、人民幣計價、現金交割”的設計方案,將為集裝箱運輸企業提供運費定價和風險管理工具,有助于服務集裝箱運輸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助于加大期貨市場品種供給、豐富期貨品種體系,深化對外開放,改善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10.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11.2%。8月15日,國家統計局披露2023年1-7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數據顯示,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78217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國內貸款9732億元,下降11.5%;利用外資30億元,下降43.0%;自籌資金23916億元,下降23.0%;定金及預收款27377億元,下降3.8%;個人按揭貸款13950億元,下降1.0%。此外,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內房企到期債券余額為3393.9億元,其中,8月到期債券余額為694.4億元,海外債占比為16.4%,信用債占比為83.6%。
11.遠洋集團預計上半年虧損170元至200億元。8月14日晚間,遠洋集團在港交所公告,預期集團上半年虧損約人民幣170億元至200億元。在此之前,遠洋集團曾在2022年發生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毛利率也創下新低。與此同時,遠洋集團還瀕臨票據、債券雙雙違約的邊緣。8月14日早晨,遠洋公告稱,因并未于8月13日支付一筆票據在今年前7月產生的2094萬美元利息,導致發生票據項下之違約事件,故票據將自8月14日上午9時正起于港交所停牌;7月18日,遠洋集團的“18遠洋01”債券還因擬與持有人協商兌付調整事項,自7月18日開市起停牌,隨后將兌付寬限至9月1日。今年以來,遠洋集團持續下跌,截至8月14日的年內跌幅為66.06%。
12.訊飛星火被評為中國“最聰明”的大模型。8月17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最新發布的大模型評測報告顯示,在8個一級大類的600道題目的測試和盲評中,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2.0在6個大類中得分率排名第一,在此次評測中表現突出,以81.5分(百分制計)的成績在本次評測中登頂,榮獲“最聰明”的國產大模型稱號。此外,就在8月12日,新華社研究院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體驗報告2.0》中,訊飛星火V1.5以總分1013分位列本次國產主流大模型測評榜首位,在四大評測維度中的智商指數和工具提效指數兩個維度獲得第一,《報告》認為訊飛星火“在工作提效方面優勢明顯”。
13.陜西省首臺套氫燃料電池堆產品發布。8月15日,秦創原院士科技成果產業化暨省內首臺套氫燃料電池堆產品發布會在西咸新區舉行。據了解,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團隊聯合陜西旭氫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產品單堆功率最高可到82.3KW,體積功率密度達3.58KW/L,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具有穩定、高效、清潔、零碳的工作特點。作為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核心組成部分,該系列產品可應用于燃料電池公交車、4.5T燃料電池冷藏車、18T燃料電池運輸車、洗掃車、31T燃料電池自卸車商用車和49T燃料電池重卡等商用車,還可應用于分布式熱電聯供系統、應急備用電源等多消費級和商用級領域。
14.1-7月西安經濟運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8月17日,西安市統計局發布1-7月我市經濟運行情況。1-7月,西安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8.2%,快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1.3個百分點。1-7月,西安市投資需求有所回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4.5%。從重點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13.2%。1-7月,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431.50億元,同比增長2.6%。從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1342.62億元,增長1.0%;餐飲收入88.88億元,增長35.1%。1-7月,全市進出口總值2062.14億元,同比下降19.7%。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值的37.5%,比上年同期提高7.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