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陜西金資在京舉辦不良資產管理與創新主題研討會
近日,“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不良資產管理與創新主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圍繞聚焦主業主責,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使命職責,旨在搭建行業分享平臺,擴大不良資產行業朋友圈,提升陜西金資在行業及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業務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會議由公司監事長李忠民主持,特別邀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中科院數字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所長楊曉光、中國海外控股集團副總裁許均華3位權威智庫專家作主旨演講,民建中央調研部研究室主任王虎蒞臨指導。
本次研討會通過主旨演講和圓桌討論兩種形式,分別從宏觀經濟環境、學術理論研究、法律和投資實務等多個層面,詳細、深入分享了不良資產行業發展趨勢的權威觀點和前沿思考。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東方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河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四川發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晉陽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恒天集團、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華潤元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廣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德恒律師事務所、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五礦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等14家機構圍繞不良資產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開展深入交流,陜西信用增進公司參加討會。
特邀嘉賓、著名經濟學家、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作了題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的主旨演講,系統回顧了全國社保基金發展歷程及對不良資產行業的分析判斷和操作案例,通過對當前國際國內前經濟熱點事件的分析點評,系統闡述了不良資產的投資處置邏輯。他指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針對周期性產業退出、數字化時代并購邏輯的背景,不良資產行業要充分挖掘數字資產價值,擴大數據的應用和創新,為不良資產行業估值提供支撐。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
特邀嘉賓、著名經濟學家、中科院數字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所長楊曉光教授作了題為《不良資產估值的藝術與科學》的主題分享,借鑒中科院與中國銀行、東方資產、平安銀行合作搭建不良資產處置估值模型和發表專著《不良貸款的回收:數據背后的故事》的經驗,從估值需求增加、不良資產處置的藝術性和科學性等維度,系統闡述了不良資產估值過程中的數據、建模和驗證,強調指出,不良資產處置藝術第一,科學第二。數據、模型不是萬能的,僅僅是輔助性工具,在歷史數據建模的基礎上,引入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等前瞻性方法,有助于提高估值水平。加強業界的交流,科學和藝術的融合,業界和學術界相互學習跨界合作,對于提高不良資產處置的藝術性至關重要。
中科院數字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教授楊曉光
特邀嘉賓、中國海外控股集團副總裁許均華作了題為《對銀行不良貸款的幾點認識》的主題分享,指出中國的不良資產市場仍處在一個相對初級的市場發展階段。這個初級階段的特點是:
一是不良資產的市場化程度比較初級,仍以銀行出表不良類資產,四大AMC、地方AMC及民間機構參與對接為主;二是不良資產的認知程度比較初級,仍圍繞著不良類資產的交易差價作文章。AMC經營不良資產,應堅持“階段性持有“的理念,通過資產重組、債務重組、管理重組、人力資源重組,企業合并與分拆、債轉股、企業階段性接管等手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升企業價值,扶上馬送一程,最后實現AMC自身的退出。AMC不良資產處置的范圍可以延伸到信托、租賃、擔保、私募基金領域,覆蓋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
此外,AMC還需要研究風險緩釋或釋放機制、退出機制以及資本金補充機制和正常的資金來源渠道,鼓勵AMC債務工具創新。
中國海外控股集團副總裁許均華
在自由討論環節,東方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晉陽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德恒律師事務所、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機構分別從不良資產行業不同參與主體的角度,進行不良資產行業收購處置業務實操、案例分享,深入探討行業趨勢。交流嘉賓指出,不良資產行業發展至今,處置不良資產不是簡單地打包賣包,也不是低買高賣賺差價,而是要通過專業公司的運作,提升不良資產自身的社會經濟價值。面對當前整體經濟形勢,不良行業同業機構要逐步打破壁壘,加強交流合作,打造良好的行業生態圈,樹立行業信心,有效管控與化解金融風險。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此次行業研討會,主題鮮明且務實,主講嘉賓主題演講觀點新穎、貼近行業發展實際,對聚焦不良行業發展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同業機構嘉賓的交流探討觀點頻出,很受啟發。建議在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化債轉股、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與陜西金資加強交流合作,促進不良資產行業和企業的良性循環與健康發展。
李忠民監事長致辭
與會嘉賓討論發言